培育青少年自我关怀(翻译自Karen Bluth博士文章)

文章翻译自-Karen Bluth博士的文章

文章要点

  • 自我关怀课程项目可帮助青少年减少自杀念头。

  • 青少年学会如何更加自我关怀后,抑郁症会减轻。
  • 学校可以教授自我关怀课程。
第二部分

我们在第一部分揭示了青少年面临的众多压力。同时还探讨了如何通过练习自我关怀——像对待处于困境中的朋友或家人一样善待自己–以此来改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是,我们该如何教授自我关怀,是否有科学依据证明它真的有效?最重要的是,我们该何去何从?接下来我们将在第二部分探讨这些问题。

青少年正念自我关怀

Mindfulness and Self-Compassion for Teens(MSC- T)

2013 年,克里斯汀-内夫(Kristin Neff)和克里斯-格尔默(Chris Germer)发表了他们新开发的名为 “正念自我关怀”(Mindful Self-Compassion)项目的研究成果。这个针对成年人的项目为期八周,参与者每周参加一次,每次两个半小时,第五周左右进行一次四小时的静修。该课程以正念为基础,但侧重于通过引导式冥想修习(pracices)、练习(exercises)、一些说教式教学以及教师引导参与者在修习中探索内心体验的探究来培养自我关怀。

结果表明,自我关怀是可以学习的–与对照组相比,参加 “正念自我关怀 “小组的参与者的自我关怀度明显增加焦虑、抑郁、对他人的关怀程度以及对生活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改善。此外,自我关怀方面的改善在一年后依然得以保持


青少年是否也能如此?青少年是否也可以学习如何更加自我关怀,从而获得一种资源,帮助他们应对自己所面临的挑战?2014 年,我和同事们开始对《正念自我关怀》进行改编,该书原名为《与自己交朋友MFY》(最近更名为《青少年正念自我关怀MSC-T》)。与对照组相比,自我关怀组的参与者在课程结束时报告说,他们的自我关怀程度明显提高,对生活的满意度也更高,抑郁情绪也更少。此后,其它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最近,我和我的同事们对变性和性别开放的青少年进行了一项研究,这些青少年是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高发人群。事实上,变性青少年患抑郁症的几率是同性(非变性)青少年的四倍;这些青少年中约有一半认真考虑过自杀,三分之一的人试图自杀。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 Zoom 线上教学对青少年进行了 “正念关怀 “教育,共进行了八节 90 分钟的课程,并在课程前后进行了评估,在课程结束三个月后再次进行了评估。美国和加拿大各地的青少年都可以通过 Zoom 参与教学。

虽然本研究没有直接测量自杀想法和自杀行为,但测量了与自杀行为密切相关的两个因素:归属受挫(thwarted belongingness)和自我累赘感知(perceived burdensomeness)。归属受挫评估的是青少年认为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试图归属于某个群体并渴求被接纳,但却遭到了拒绝;自我累赘感知评估的是青少年在多大程度上认为自己是他人的负担。当这两个因素都高度存在时,青少年很可能会想到自杀。

这项研究的结果非常鼓舞人心。从研究前到研究后,参加者自我关怀度不仅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在随访中也保持了这种良好变化,他们还报告说,他们在抑郁、焦虑、复原力、对生活的满意度以及感知到的负担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改善。三个月后,青少年在归属受挫方面也有明显下降(见图 1)。

图 1. 时间 1 是课程前,时间 2 是课程实践后,时间 3 是 3 个月后。

我们将何去何从?

我们知道,自我关怀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有显著的益处。我们知道,它不仅能保护青少年应对他们一直面临的挑战,如探索新身份、弄清自己的核心价值和信仰,还能保护他们免受一些历史时刻特有的困难,如社交媒体及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和学业压力等。

我们还知道,通过参加课程和修习,”培育增长 “自我关怀是可行的。因此,当务之急是除了那些父母有经济能力资助孩子学习自我关怀课程的青少年之外,我们如何才能让更多的青少年受益呢?

到哪里与更多的青少年相遇

 

在学校推广

我们发现,最好的办法是去大多数青少年所在的地方–教室。理想的情况是,在学校环境中提供自我关怀计划并让它最终成为学校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该计划可以作为健康课的一个单元,也可以在整个学年中以较短的课程形式提供,或许可以作为一项全校倡议在班级中开展。对教师进行自我关怀方面的培训也很重要,这样他们就能减轻自己的压力,为学生树立自我关怀的榜样,并支持学生进行自我关怀练习。学校的后勤人员,如食堂工作人员、校车司机、前台工作人员、教师助理和保管员也可以从学习自我关怀的工具中受益

家庭校园相互支持

当然,家庭也是学校社区的一部分,家长和照顾者可以学习如何更加自我关怀,同时促进孩子的自我关怀发展。在学校文化中,每个人都有更好的应对资源,因此能够更好地相互支持,这无疑将是一个健康、繁荣和学业成绩占主导地位的社区。

探寻更多的推广方式

总之,我们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扩大我们的影响,让青少年学会自我关怀。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通过广泛的研究,我们知道自我关怀有助于减轻痛苦。现在,我们需要正视我们的青少年正在遭受痛苦的现实,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为他们提供我们所知道的有效的应对资源,以便他们能够走出自己的痛苦,走向幸福和健康的未来

        这篇文章荣获了 “2022 年心灵与生命研究所沉思研究公共传播奖”。

作者 Karen Bluth

Karen博士是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精神病学系副教授和弗兰克-波特-格雷厄姆儿童发展研究所研究员。MSC-T青少年正念自我关怀创始人。

文章翻译自Psychology Today

网址: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the-mindful-teen/202301/cultivating-self-compassion-in-teens

翻译:Jane梦梦,CMSC-T直训正式老师

(如有翻译异议,欢迎交流指正)

培育青少年自我关怀

 

每朵花都有它独特的样子——来自青少年正念自我关怀学员的分享

 

这篇文章来自青少年正念自我关怀课程MSC-T第六期学员艺文,她真正的把正念和自我关怀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每次她笑着说“老师我又一不小心拿奖了,好感谢遇到正念呀,我现在更爱我自己啦……”真的很为她开心。愿这份爱和力量一直陪着她,就像她说的也要做一束光不但温暖自己也照亮他人。

——Jane梦梦

 

打开窗户,桂花的香气扑鼻而来,此刻,我与它静静待在一块·,听到了内心很多声音。

2023年过去一大半,回想起过去,在上半年那段时间我切实经历了我生命中较为黑暗的时光,我并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我不停寻找解决办法,可是在那个时候总感觉自己是多么无力又无助那段时间里,我感觉我的世界只有黑与白,好像自己与世界周围的人显得格格不入,有时候眼泪会不自主往下流,怀疑和否定自己,情绪波动较大,甚至出现躯体的不适,失眠,干呕,发烧。我越发觉得,自己越想推开它,它越是对你喋喋不休,难以摆脱。

在一次偶然的活动中,我与正念自我关怀结缘了,也结缘了Jane梦梦,她是一位有耐心和爱心的老师,她的出现仿佛是一道柔光,我的世界也在那个时候逐步明亮起来,更是炫丽多彩了。正念自我关怀课程不是需要我们记住什么,而是能够在那短短的时间段里好好和自己在一块,给心灵疗伤和休息的片刻,于是便每周六晚上抽出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左右和自己和老师们待在一块的感觉真好,在课堂上我感受到了自己被允许,被接纳。在老师的引导带领下,从那之后起,我每天都花二十分钟的时间练习冥想,觉察自己的情绪,问问自己此刻的心情如何,自己当下最需要什么。通常我会在睡前做一些呼吸觉察,脚底静观,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已经呼呼大睡,醒来又是开启明媚的一天。就这样我的睡眠质量也开始慢慢变好,从整晚失眠再到可以入睡三四小时最后可以安心入睡一整晚,早晨起来我都会觉得连呼吸都是异常珍贵,我已经把正念融入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痛苦和挫折都有没变,只因我的心念转变了。没有什么比轻装上阵更重要了,轻轻的风佛过脸颊,满眼都是我爱的人和物。我也不再重复当初那些无奈,不曾后悔自己失去过又或者得不到什么,我也更加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在那一刻认识到,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是谁,就让你远离苦痛,当我觉得一切毫无意义时,我先好好爱自己。比如当我深陷情感脆弱,感到疲惫,压力大,需要支持、关心,期待别人提供情绪价值时,可能此时对方也很脆弱,无法提供你情绪价值,两个人即将陷入相互指责的泥潭时,需要先看见自己,先进行自我关怀,好好爱自己,试着自己去理解和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试着先把自己的肚子填饱,先把自己的空碗装满。觉察到这些后,我做了一下自我关怀,对自己说:这些是我此时此刻的情绪、想法和冲动,我有这些情绪、想法和冲动很正常,因为我很疲惫,但是现实和期待有差距,所以我会痛苦。

我的这些痛苦是人类痛苦生活的一部分,我并不孤独。这时,我的情绪稳定一些,我问自己:此刻我需要的和看重的是什么?“我需要自我关怀,需要平静,我看重有爱和谐的亲子/恋人/朋友关系。”又比如当我觉得难以入眠的时候,我就会运用一些呼吸冥想,脚底静观,听一下轻音乐让自己先平复心情,就这样困意逐渐来临,我也不再担心害怕失眠。

每一朵花开都有她的样子,关于自己的人生,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无论外界的声音怎么样评价选择,那都是别人的选择,我也根本无法左右,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里,要自己定义自己,无论发生什么,我已经足够好,在短暂有限的时间里肆意的活着吧。

——艺文

公众号链接点击这里

 

冬季的一份暖阳——青少年正念/静观自我关怀(MSC-T)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是很正常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他们会在属于自己的每个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状态,需要我们用更多的耐心和爱来观察、倾听和悦纳……

——Jane梦梦(Jie  Meng)

 

– 爱我的人 请听我说 –

“妈妈,您总是说我迷恋手机。可是,在这样的时刻,在周围的朋友都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的时候,我只有在手机里才能和您连接。我手机不离手,是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您可能打来的电话或发来的信息。当我等不到的时候,就百无聊赖的玩着手机。如果,您知道,我心里是对您的呼唤和爱,您还会说我只会沉迷手机吗?如果,您让我知道,无论何时您都和我一样在想着我,爱着我,让我感受着这种安全感,我自己就会放下它,去做我知道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妈妈,我没有那么真的爱玩手机,我只是想您了。”
(家长:ta和爷爷奶奶在老家,我们在这里打拼不都为了ta,ta却老玩手机)“妈妈,您只看到我在打游戏、玩手机,但是没有听到我内心的呼唤。只从有了弟弟,您更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他的身上,再也不像以前陪着我。我也很爱弟弟,我也做到了听您的话让着弟弟,可以我一个人的时候,我不知道做什么妈妈。在游戏里,我可以被看到,可以感受到那种升级领奖励的快乐。但是这些妈妈很少和我说了,妈妈只是看到我的不足,让我去改。可是我更希望妈妈能看到我心里还有个和弟弟一样大的孩子需要被看到。”(家长:我的孩子一天到晚手机不离手,就知道玩游戏)

“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的改变,当您不再指责我,而是鼓励我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我在画房子的时候,似乎看到了自己五彩斑斓的生活。那就是我内心的一个写照。你们的爱让我充满了无限的勇气。”(家长:我觉得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想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或许你也在为孩子成长中的变化而感到不知所措,迷惘无助。
不要担心,不要着急,在这个冬季,您可以收到一份温暖的礼物。
国际上专门为青少年而设置了一套正念/静观自我关怀课程 —— 如何应对青春期的转变、烦恼和挑战,以一种友善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培养自信、自我关怀能力,提升抗挫力和复原力、增强幸福感。

和自己交朋友

 

Mindful Self-Compassion for Teens (MSC-T)在国际上曾用名Making Friends With Yourself (MFY)—— “和自己交朋友,” 由国际正念自我关怀中心CMSC专门为青少年开设的课程。

根据哈佛大学临床心理学家Christopher K. Germer 博士和德克萨斯大学心理学家Kristin Neff 教授的成人正念自我关怀(MSC)课程项目大纲,由著名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研究者Karen Bluth 博士和Lorraine Hobbs主编,CMSC中心更多资深老师联袂合作并推出的创新项目。

 

 

 

课程收获

 

在青少年探索和实践练习中,培养他们对身心有价值的工具和自主能力,帮助他们认识在青春期可能会出现的身心变化,并学会如何面对生活的现实,应对各种变化和困难,以更友善的心态对待自己,增强复原力,提高幸福感,让孩子在悦纳自己中茁壮成长。

往期学员分享:

“……不完美的自己也挺棒的!”“虽然不能控制风的方向,但我们可以控制帆的方向。”“爱自己。”

“我看到天上的星星,我觉得自己也可以成为黑暗中的一束光……”

“发现自己没那么孤独了。”

“我还想继续参加课程,我感受到了自我关怀的力量……”

“自我批判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其他人的批判,听不听也是自己的权利,ta提出来的建议就表达感谢呗,反正接不接受也是我自己的事……”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需要去比较。”

“我能感受到音乐里有一些挣扎……”

“我感受到很放松。”

“原来大家有同样的感受,原本以为只有自己有的,大家的感受是相通的…………”

“我看到了自己的害怕,但随着引导,我发现我也可以面对它,它也没有那么害怕了”

“我会保持我的善良……”

“事物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要从表面去判断是好的还是坏的。”

“我将来想帮助更多的人…… ”

……

 

 

更多信息请扫码查看